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江海货物运输费用结算办法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5-31 16:20:52  浏览:9675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江海货物运输费用结算办法

交通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江海货物运输费用结算办法

交财收(58)孔字第145号





第一条凡本部直属江海运输单位与托运人及收货人由于货物运输所发生的收费,退款补收等结算,应按照本办法规定办理。
第二条起运港在货物承运时应向托运人收清江海船舶运费及起运港和中转港的港什费。
到达港在货物交付时应向收货人收清到达港港什费,到收或补收的江海船舶运费、港什费、及垫款等。
以上结算可采用现款或银行各种同城结算方式。
第三条水路和铁路联运运输中,水运处于后段者由到达港收清全程江海运输费用;处栏中间区段者委托铁路到达站向收货人收取。
第四条委托代办中转运输,托运人与起运港(即江海第一中转港)不在一地者,其江海运输费用的结算可由起运港用银行异地托收承付结算方式,或经承托运双方洽定的其他结算方式,向托运人收取。但到达地在江海港口经承托运双方同意者,可在交付货物时向收货人收取。
第五条到达港(即江海最后中转港)与收货人不在一地,应向收货人补收的江海运输费用及垫款,可用银行异地证收承付结算方式,或以信函等通知收货人追收。
第六条江海各港航单位,在货物交付后180天内审查发现的错收或漏收款,除水路和铁路联运运输应通过原收款港向交款人办理补收或退款外,其余一律通过到达港向收货人办理补收或退款。
第七条托运人或收货人在货物交付后180天内,有权对多收的江海运输费用申请退还,申请时应提出原运单为证,逾期或未能提出凭证者,不予受理。
第八条托运人或收货人申请退还多收运计费,除水路和铁路联运运输应向原收款港提出外,其余一律应向到达港提出,到达港应于收到申请起30天以内,给予答复。
第九条有关军运物资的运输费用结算,按照有关的协议办理不适用本办法。
第十条本办法未规定的事项,按照本部颁布的有关规章办理,已颁布的规章与本办法抵触时,依照本办法办理。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颁发《韶关市利用国家开发银行贷款转贷管理办法》的通知

广东省韶关市人民政府


颁发《韶关市利用国家开发银行贷款转贷管理办法》的通知
(韶府[2003]169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府直属有关单位:
现将《韶关市利用国家开发银行贷款转贷管理办法》发给你们,请认真按照执行。


二○○三年九月十二日




韶关市利用国家开发银行贷款转贷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了加快工业化进程,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把韶关建设成为粤北经济强市,市委、市政府决定把国家开发银行贷款部分转贷给县(市)、区,专项用于工业园区的开发和建设。为有效地发挥政府投资作用,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吸引外资和民间资本进入工业园区,结合韶关市的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应按照《广东省国债转贷资金管理办法》、财政部《关于加强国债专项资金财政财务管理与监督的通知》(财基字[1998]619号)等文件规定,加强对国家开发银行贷款转贷资金的监督和管理。
韶关市财政局应对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和项目实施单位及其主管部门转拨、使用、归还转贷资金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各县(市)、区财政局应对项目实施单位是否按协议使用转贷资金,以及归还本息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三条 国家开发银行贷款转贷资金必须用于各县(市)、区工业园区的开发和建设,发展和壮大县域经济,必须专款专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截留、挪用转贷资金。确实存在配套资金不落实等问题,市财政局将视具体情况停拨、缓拨转贷资金。
第四条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要平衡综合财力,根据建设项目计划要求,落实配套资金,确定和落实还款资金来源,实行统借、统还。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应选定一个债务人代表(公共资产管理中心或项目建设公司)与市公共资产管理中心签订转贷资金合同。
各县(市)、区指定的债务人应提前做好转贷资金还本付息的资金需求的预测和准备,以保证到期按时足额归还转贷资金本金和利息。
本项转贷资金实行还款硬约束。对各县(市)、区没有在规定期限内缴付的转贷资金本金和利息,按逾期转贷资金处理,由市财政局参照财政厅的有关规定措施,扣减各县(市)、区的税收返还款和财政补助款,并从逾期之日起,按规定计收罚息。
第五条 转贷资金的使用必须按照公共财政的理财思路,建立支出效益评价制度,开展支出绩效评价,通过对财政支出的经济、社会、政治、环境等综合效益进行评价,判定支出行为和支出结构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促进提高财政资金投入的综合效益,建立财政支出约束和调整机制,使财政支出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发展决策,使财政资金的配置和运行达到合理、高效。绩效评价由市财政局负责组织实施。
第六条 本办法由市财政局负责解释。
第七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最高人民法院、外交部复关于继承法事

最高人民法院 外交部


最高人民法院、外交部复关于继承法事

1973年10月19日,最高法院、外交部

驻古巴大使馆:
八月十七日函悉。
目前我国尚无成文的继承法。在处理有关继承案件时,是根据我国婚姻法有关规定和政府的政策。根据婚姻法第十二条规定“夫妻有互相继承遗产的权利”;第十四条规定“父母子女有互相继承遗产的权利”。在继承顺序上子女、配偶和缺乏劳动能力生活困难的父母是优先的,他们之间的继承顺序无明文规定。除上述直系亲属外,被继承人生前尽过赡养责任的较疏亲属,亦可酌情继承。我国公证机关和地方法院在出具“继承权证明书”时,一般不引用法律条文,只是证明某某人有继承权。
对古巴政府,可口头告诉他们,我国未颁布继承法,处理继承问题,是根据我国婚姻法以及有关的政策规定,父母子女以及夫妻有互相继承遗产的权利,并可优先照顾子女、配偶和缺乏劳动力生活困难的父母。
另请你馆相机了解古巴有关继承法和养老金以及办理公证认证方面的规定和做法函告我们。